太阴者,身当发黄,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,至七八日大便硬者,为阳明病也。详此恐言荣卫阴阳也。
上条但微汗不干,此条蒸蒸时汗外达,邪已入里,故立调胃承气汤,以示微下之意。抵当汤主之。
可知身重皆是阳邪为患,非虚寒之谓。第三条言发汗又吐又下后,其人虚烦,直至不得眠。
此条不以小便利不利以定血,惟以其如狂,断其蓄血下焦,当攻其血。 但头汗出者,刺期门,随其实而泄之,然汗出而愈。
少阳见症,以小柴胡汤合栀子豆豉汤。若表症已解,里有结热,又宜清里热,如桔梗汤、凉膈散。
若不结胸,但头汗出,剂颈而还,小便不利,身必发黄。不瘥,与小柴胡加芍药。